听新闻
放大镜
检察人员眼中的《第二十条》
2024-03-04 15:42:00  来源: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检察院

  近期,检察题材电影《第二十条》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电影片名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条款,作为国内第一部以“正当防卫”为题材的法治影片,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为进一步提升检察干警履职能力,溧水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全体检察人员开展观影活动。作为基层检察人员,观影后又有哪些深刻体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检察部 童毓杭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这是我在看电影《第二十条》时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电影用普通人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刑法》第二十条的深刻内涵,告诉世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只有真正“激活”正当防卫制度,人民群众在面对不法侵害时才会敢于出手制止,让善行义举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同时,我也看到检察工作不应该是机械僵化的案件处理,而是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检察官在适用法律过程中,要回应和实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朴素的期待,要将别人的“人生”放在心中反复掂量,秉持“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对法律负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二检察部 徐源

  在笑与泪的交织中看完电影《第二十条》,留下许多深深的思考。“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这些检察官们耳熟能详的金句,以电影的形式走进更多观众的视线,形成了更为深刻的共鸣。这个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归根到底是孩子们的。电影中三个案件,无一例外的都涉及到未成年人,“我们究竟是把怎样的一个世界交到他们手里?”检察官韩明这样的发问振聋发聩,发人深思。作为基层检察人员,应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综合考虑天理、国法、人情,认真审查案件、查微析疑之外,更要关照涉案当事人的人生、家庭、孩子,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更加坚定地捍卫公平正义。

  第三检察部 古方超

  电影《第二十条》以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条款为线索,以检察官韩明在案件办理中面临的情与法的困境来展开故事,聚焦于“正当防卫”议题的复杂性和由此引发的社会现实意义。电影有普法的作用,但没有说教的意味,导演将生硬、抽象的法条和司法实务,以鲜活、具象的手法展现出来,在法律与大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让电影延伸出了更多话题讨论的空间和热度。整部影片讲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争取和维护个人权益的事情,没有大道理,却在寓教于乐中讲出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价值观念。法律虽是冷酷的,但导演用喜剧的形式传达了这个时代的善意和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检察人不忘初心、守护公平正义的信念。

  第四检察部 何文斌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爸,我真的错了吗?”“我们将把一个怎样的世界交给孩子?”一句句台词直击我们灵魂深处,《第二十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法律不该成为阻碍好人出手的枷锁,检察官也不应该变成法条机械的“搬运工”。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好人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们应当具备一种基本的理念就是“如我在诉”,把自己代入现场,代入不同当事人角色分析案件。要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监督,办好每一个司法案件,写好每一份法律文书,努力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检察综合管理部 闫小旺

  看了《第二十条》,我感受颇深。尤其是剧中当韩明面对王永强案时,语气坚定地说出“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时,引发大家起立鼓掌,也让身为检察人员的我深受感动。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司法不能机械地办案。我们崇尚法治、信仰法律,其实是追求最朴素的公平正义。在面临不法侵害的特殊时刻,刑法第二十条给予了人们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的勇气和力量。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检察官,要秉持“如我在诉”理念,为挺身而出者发声、为正当防卫者撑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撰稿:童毓杭、徐源 、古方超、何文斌、闫小旺

 

  编辑: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