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范丁文)不管是工资发放、储蓄理财,还是消费支付、经济往来,银行卡都是当前重要的载体,大多数人手中可能都会有几张。安全起见,我们都会注重妥善保管,不会向陌生人透露支付密码,遗失后也会及时向银行挂失,就是为了避免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以致钱财受损。
卡不离身,密码也只有自己知道,按理说这样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也在“与时俱进”,往往变“不可能”为“可能”,让你防不胜防,稍不注意就会损失惨重。这不,南京溧水的司机徐师傅就经历了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您尾号××××卡 11 月 24 日 12 : 00 分 ATM 支出 1000 元,余额……【××银行】”。正在吃午饭的徐师傅,听到手机短信提示音,点开一看却是自己的工资卡取款通知信息。徐师傅一摸身上,银行卡还好好地在口袋里躺着。人在家中坐,钱却不翼而飞,他心里直犯嘀咕。谁知道,更让他想不到的事还在后面。短短半小时时间,就收到 10 条取款通知信息,算下来一共被取了 1 万余元。为了弄明白原委,徐师傅赶紧前往银行打印流水信息,显示其名下的银行卡在境外取现,而事实上当时他正身在南京。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徐师傅报警。
经过公安机关侦查,这起“无卡取款”犯罪案件被揭开盖子。原来,姜某、郝某等人合谋,从他人手中买来可以在 ATM 机上复制银行卡信息的设备,然后寻找合适的 ATM 机进行安装调试,再返回酒店接收采集信息并核对密码,最后联系境外人员取款。仅用短短 4 天时间,姜某、郝某等人就通过这种方式盗刷多人银行卡 100 余万元。
2020 年 11 月 10 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检察院以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对姜某等三人提起公诉。同年 12 月 10 日,法院一审认定姜某等三人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五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 10 万至 20 万元不等的罚金。
有人卖设备、有人帮取款,上下游分工明确,各环节均有利可图,已然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有道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姜某等人虽看似手段高明,自认为作案不知不觉,但实际上自助银行遍布摄像头,一切尽收眼底,即便找境外人员取款试图脱身,又能隐藏到几时?细查之下,须臾间便会暴露无遗。
古语有云,防患于未然。对于个人而言,当然要随时保持警惕,自助取款时更要注意四周动向,发现可疑人员或设备异常时要及时通知银行或报警求助;对于银行而言,则要在技术手段上下功夫,如何防止银行卡被复制、如何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等等,这些都是急需做的事。
最后提醒一下,与其挖空心思想歪点子,不如老老实实干点正经营生,这才是长久之道。